文章详情-pg电子游戏麻将胡了

新学期就要到了,充满生命力的课程表如何编排?
时间:2024-08-19  |  来源:

 课程表是学校一切教学工作的“排兵布阵图”是对学校教学人力、物力、时间、空间的总调度课表编排得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学校课表编排的基本逻辑是什么?课表编排如何科学又高效,实现课程和师资资源的最优化?一起来看看……


ueditor/image_1724034874064.png

ueditor/image_1724034908021.png

 苦心编排的课程表如何避免“支离破碎”

 暑假过半,许多校长开始思考新学期的事务,课程表编排常常是一件让不少校长头痛的“小事”。虽然国家课程方案对课程种类和课时设置有严格规定,但只要将年级任课教师、班级安排、时间要求等要素输入排课软件,一般可以生成初步的课表草案,再通过年级组、教务处和校长室的审议与微调,最终确定下来。然而,事实真的如此顺利吗?“我孩子下学期高三,我的语文课不能安排在上午最后一节。”“我需要进行脊椎理疗,每周三上午不能上课。”校长和主任们经常会收到类似教师关于调课的请求。“排课虽然是个常规工作,但却十分烦琐。”一位校长苦笑着说道,“费了好大劲才排好的课表,结果几个教师因为特殊情况,就把整体搅得支离破碎。”


ueditor/image_1724035025992.png


 这所学校在排课过程中遇到的窘境,相信许多校长都不会感到陌生。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多个方面:首先是软件排课在科学性上的不足。由于每个学校和每位教师的情况不尽相同,特别是教师的专业特长、可用时间、兴趣偏好和特殊需求等不同,系统往往难以兼顾所有因素。其次是排课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课表编排需要高度专业化,一般由经验丰富的教务人员主导,有时候可能会忽略一些教师的诉求或特殊情况,因此排课前进行充分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再次是课表安排的统筹性不够。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安排,课表的制定应当体现整体规划和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与合理性。然而,由于教师个人情况的复杂性,课表很难做到让所有人满意。

 课表如同一面镜子,一方面反映了排课者和决策者在统筹学校教学资源与实施课程方案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应尽量避免排课软件可能带来的潜在问题,在使用排课软件前明确学校的需求和优先目标,精心设置约束条件,充分考虑教师的可用时间、学科背景和专业素养等,以便得到更符合实际需求的最终结果。在此基础上,通过人工调整,关注课表的逻辑性和实效性,确保课表真正满足实际需求,产生积极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教师面对课表时的种种表现也折射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整体观,需要学校重视并加强教育,引导教师确立大局意识,积极支持学校工作。

 当然,一旦课表发布,不代表它就是铁板钉钉、无法更改的。在实施过程中,学校的需求、教师的情况以及具体的实施条件可能会随时发生变化。因此,定期评估课表的实施效果,根据教师的反馈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是优化课表的必要步骤。

 (丁善辉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

 课程表编排既要有深度也要有温度

 课程表是一所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真实反映,不仅肩负着统领全局的作用,还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更能体现学校管理人员的智慧和水平。编排一份规范、科学、高效、具有人性化的课程表,会让学校的管理工作更加轻松,教学效率提升更加明显,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规范化是编排课程表的前提。课程表有标准,也有硬性要求,必须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开全开足课程,严格控制学科课时总量,根据学生发展水平和认知阶段设置学科和数量,同时融入国家、地方、校本课程。首先,编排课程表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其规范化的根本表现。比如,在中学阶段,学生自律能力相对较强,我们适当设立由教师或者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方便学生自由发展。其次,课程表的编排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育规律、教师的学科教学规律、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律。比如,在编排时充分考虑课程节次的先后顺序、各学科的交叉性,我们在实践中常常把数学、英语等学科排在早上第一、二节,把一些人文学科以及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编排在第三、四节或者下午,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再次,学科间的关联性和学科内的连续性必须得到尊重。课程安排要适当予以间隔,让学生有机会实践、练习、联想、咀嚼,同时,附带恰当的自习时间呼应,可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ueditor/image_1724035080913.png


 科学化是编排课程表的追求。课程表的背后是学校管理人员对教育科学的理解程度与认知水平。它应该关注学生整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完美结合,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资源,以及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的高度融合。实践中,我们认为,一张高质量的课程表所体现的科学性应当表现为3个方面:一是全面贯通所有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有机地把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体系的再构建,充分考虑学科间知识的相互运用与搭建。二是要从学生使用课程表的科学性去认识其重要意义。学生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课程表需要体现多层次教学的需求,适当安排一定的消化时间和空间。还要符合学生学习思维的连贯性原则,如早读、自习要与讲课相配套。三是要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角度去审视课程表的科学性,避免某一学科过分集中或分散。

 人性化是编排课程表的重要因素。课程表是用来引导教学活动、约束师生行为、管理学校的一种制度形式,好的课程表应当深受师生欢迎。许多学校教务处在编排完毕之后会对课程表进行修订完善,比如广泛征求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或是开学后试运行1—2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有的管理者过分关注个别教师的自身要求,对学生的发展降低了要求。比如,有的课程表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把某一位教师、某一门课程集中排在一起,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在征求师生对课程表的意见中,难免出现“个别人只强调局部利益”的认识偏差,需要管理者正确引导,把人文关怀和规则要求相结合,实现课程表应用的最优化。

 (杨学杰  山西省运城市第二实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用心用情让课程表充满生命力

 每学期初,教学管理部门都会面对课程表的编制和调整。信息化时代下,虽然课表编排软件大大提高了排课效率,但让课程表充满“温度”,还需要用心用情。好的课程表犹如一张行动路线图、项目施工图,确保了整个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运行有条不紊。如何让课程表编排既科学又高效呢?我们学校在课程表编排上努力关注8个“有”。一是有规有矩。课程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具体体现。课程表的编排首先要基于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计划,确保必修课程得到妥善安排,同时为校本课程和实践活动等留出足够的空间。要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过渡,避免出现教学内容断层或重复现象。其次应遵循教育规律,确保学生在一天中的学习负荷均衡,避免出现连续多节高强度课程的情况。将抽象性强、思维要求高的学科课程安排在学生精力充沛的时间段去学习,而将体育和艺术类等课程安排在可以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时段更有效。课程表还应考虑到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特点,合理设置课程间隔,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后复习和休息。在课程表的编排中,要落实“集体优先(集体活动优先安排),一人多担(多班教师优先考虑),跨级授课(跨年级教师重点关注),方便实验(需要实践操作的学科统筹协调),主副有序(主要学科前置考虑),关键时段(重点时段优化设置)”的原则。


ueditor/image_1724035108912.png


 二是有情有意。首先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课程表编排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低年级学生可以适当增加体育和艺术类课程,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审美素养。中高段学生的课程表中可以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和生理卫生知识讲座,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我。其次要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课程表不仅是一份时间安排表,更应承载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人文关怀。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课程表中融入传统文化、红色教育等元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是有声有色。课程表应呈现多样化的课程形式,秉承“提供最适合的,选择最喜欢的,争做最优秀的”宗旨,打造多元化、立体式课程框架,引领每个学生在选择中成长。随着时代发展,课程表也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课程、双师课堂、虚拟实验室等,为学生创造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路径。除了学科教学,课程表还应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和综合素质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

 四是有融有度。首先是“融合性”,课程表应体现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的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在不同学科间建立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其次是“适度性”,课程表编排应兼顾学生的学习负担与休息需求,避免过度密集的课程安排导致学生疲劳。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学生留出足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机会进行自我探索和放松。根据不同年级和学段的特点,适度调整课程难度和进度,确保学生在适宜的挑战中不断进步。

 让课程表充满生命力,关键在于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有效的师生互动以及关注个体差异的全面发展,使课程表成为推动学生生命成长的有力工具。

 (张春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岳峰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用课程表保障跨学科主题学习落地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安排紧凑,教师难以抽出专门时间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导致跨学科主题学习效果不好;由于课程内容分散,学生难以形成对跨学科主题的整体认识,导致参与度不高。可见,时间安排成为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确保时间连续。每一个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都有它的内在逻辑,课程表的编排依据的就是这个内在逻辑。跨学科主题学习课表体现的是年级集体行为,每个学期开学前,应结合新课标要求,在教师跨学科集体教研的基础上,以年级为单位进行跨学科主题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统筹安排本年级课程表。根据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需要,设定一个或多个跨学科主题学习周、月,或者连续的2—3天集中安排相关学科的课程和活动,围绕共同的主题让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在课表中予以明确标注。根据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需要,灵活调整各学科的时间顺序,集中开展相关学科的课程和活动。例如,结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可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我是环保小卫士”,整合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6个学科,通过观看视频、实地考察、实验探究、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身边的节能减排、环境问题并提出pg电子游戏麻将胡了的解决方案。学期开学前,年级各学科教师集体教研完成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在课表中安排一个下午加一个整天的时间,集中完成本单元的学习,将这部分课时在课表中明确标注出来,让学生和教师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第一天下午,安排道德与法治和语文学科各1课时。道德与法治课堂了解资源的珍贵,知道节约用水的方法,做到不污染空气;语文课堂阅读环保故事、讨论身边的环保问题,通过演讲、辩论等形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第二天上午,安排科学和数学课各1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2课时。科学课上了解环保的基本知识;数学课上计算家庭的节能减排量和经济效益;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参与校园清洁等环保实践活动,或到污水处理厂实地考察,增强社会责任感。第二天下午,安排艺术、道德与法治课各1课时。艺术课上,通过创作环保主题的绘画作品、思维导图等,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道德与法治课上,作为“我是环保小卫士”总结课,展示小组的pg电子游戏麻将胡了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评价与反馈。

 安排跨学科实践活动,并为展示和评价预留时间。跨学科主题学习需围绕主题安排实地考察、实验探究、项目研究等实践活动,这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非常重要,但常常因为时间紧张、不好组织等原因被忽视,需要将具体的时间、地点、目标等体现在课表中,如果不明确地安排在课表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同时,跨学科主题学习也要建立评价机制,如设立跨学科学习成果展示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需要在课表中明确列出展示与评价的时间、方式和标准,设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于飞   单位系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灵活编排课程表开启更多可能

 学校课程表的编排要引领高质量课程实施体系,层层递进,横向覆盖全学科,纵向贯通全学段,时间安排上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特性,空间组织上推动学生综合发展和学科实践落实,分别指向完整学习、综合学习、深度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系统实现“夯实基础—提升实践—强化素养—张扬个性”的学生发展目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夯实基础,让课表灵活自如。要完整认识与把握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不能忽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课时设置方面,在保证规定课时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学校可以探索“灵活课表”,一是设置40分钟常规课,二是设置弹性课时的长短课。在注重学段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课程的特点,考虑课程内容、单元学习、综合学习的需要,对常规课时作适当调整。“哪些内容适合上短课,哪些内容适合上长课,怎么上,要达到什么效果”都需要教师重新设计。长课时长可以为45分钟、50分钟甚至1小时,让学生动起来、保持学习专注力,如美术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可连排。短课时长为35分钟、30分钟甚至20分钟,短小精悍、高效紧凑。

 提升实践,让课表融会贯通。学校可以月为单位,将劳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课时统筹安排,打造综合学习模块,保障学生深度学习的时长。一是统筹安排课时。例如每周固定开设一节劳动课程和一节校本课程(选修),每周轮流开设一节综合实践活动、班队活动、心理团辅,确保符合月总时长要求。二是设置综合学习。设置综合学习板块,以主题学习、项目式学习的形式进行,推动学生系统开展动手操作和协同探究,把分散的时间集中起来,让学生走进田野、社会、实践基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实践创新的能力。

 强化素养,让课表机动运转。比如我们每学年设置艺术周、科技周、劳动周和体育周4个“机动周”,分两学期实施,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一是以主题学习的方式开展。各年级针对不同主题,由各班讨论实施项目,再由班内学生细分成几个子项目,形成“项目串”与“任务串”,既保证时间上各组的纵向推进,又促进最终项目成果呈现的横向联结。二是课程实施由班级延伸至校园,再延展至博物馆、社区,授课者由学校教师拓展为家长志愿者、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等,学习方式上更多采用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等形式,以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

 张扬个性,让课表自主选择。学校要开设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打破学段和班级限制,为学生提供“自主课表”及配套支持,保障每个学有特长的学生都有机会开展个性化学习,最大程度地实现因材施教。

 (李红娃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雪松路小学校长)

 课程表设计要刚柔并济

 每当开学初,教师常常对着课程表谈议纷纷,有的满意,有的质疑,有的抱怨,更有个别教师提着课表直接找相关领导大发牢骚。这样的情况在各个基层学校并不鲜见。一张合宜的课表,当考虑3个方面。其一考虑人文关怀。在课表编排时考虑教师的体力、精力等是非常必要的。以班主任为例,班主任每天都会陪同孩子上早课,可将他们的课排在一、二节,让他们在三、四节课从容地处理诸如作业批改、班级事务等工作,之后可按照学校规定的弹性工作制度完成其他事务。不在班主任岗位的老教师,可根据学科实际将他们的课安排在三、四节或下午,因为这个年龄段的教师通常都有居家照顾老人或肩负着帮晚辈带孩子的任务。对于年龄群体比较集中的学校,课表编排可以采取轮换法,即交替编排,确保大多数教师都能够得到关照。

 其二考虑同伴互助。这里说的同伴互助,首先关注的是年轻教师向年长教师的结对学习。若无特殊情况,建议将年长教师的课排在前面,年轻教师观摩之后再上课,同时方便年长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指导。新任教师的课则可以采取一、三或二、四设计,使其上完第一节课后,经结对教师指导再去上下一节课,有利于及时改进、快速提升。其次要关注的是部分年长教师或因身体休整任课较少的教师与同学科教师上课的交叉设计。关注此的目的在于,一旦有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无需再调整课表,大家即可根据原课表以临时代课等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再次要关注的是同事之间在事务性工作上的彼此支持,如年龄相近的教师互相接送孩子等,如果同事之间形成惯例,以交叉的课表设计即可实现彼此间的常态互助。

 其三考虑集体研修。一所学校能否走向深度发展、优质发展,教师间的集体研修是一项必要工作。集体研修一般的组织形式是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或同学科教师的专题分享交流。可集中在某天的某个时间段,该学科的教师都不安排教学任务,全员参与集体研修。否则今日缺了张三、明天缺了李四,时间久了,集体研修就会大打折扣。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当下还要考虑跨学科主题研修或项目化学习,开学前教研组长可以报备卡形式填写拟开展的跨学科研修预设,学校课表设计部门据此做可行设计,将之纳入课表管理。

 课表宛若经纬线,上下勾连,左右协调,既要有其刚性,统领日常,又要有其柔性,保持张力,使教职员工凝心聚力,内外兼顾,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立德树人工作中,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王永彪  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 责 编:张楠    审 核:邢文韬 】
返回列表
最新推荐
新闻热点
热门视频
视觉焦点
换一换

pg电子游戏麻将胡了的版权所有 pg电子游戏麻将胡了 copyright© 2016-2024 山东教育电视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鲁公网备案号: 37010302000745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9622077

网站地图